三、 新建品類
筆者在自己的另外一篇文章《市場推廣:概念制勝的3個方法》中,有提到這個方法,我認為他是酒店營銷的最高境界,酒店策劃人員如果能成功的新建一個有市場價值的品類,那么他對于企業的貢獻將幾乎是最大的。
既然如此,怎樣才可能成功的構建新品類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法:
1、 品類嫁接
就是把市場上兩個常見的酒店品類,融合進一個酒店,從而誕生了一個新的品類,這個新品類既是此又是彼。比如最近幾年賣得很火的腦白金,以及曾經如日中天的旭日升冰茶等等就是運用這個方法的典型案例,目前也有很多企業正在運用這種方法,比如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之前推出的“農夫果園”以及杭州哇哈哈集團最近推出的“營養快線”。
2、 品類借接
就是把市場上比較受歡迎或者比較常見的一個品類冠名到另一個品類上,從而產生的一個新品類,他不同于品類嫁接,不會既是此又是彼。這個方面,目前筆者知道的特別知名的案例幾乎沒有,但新興的行業比如互聯網和SP都在廣泛的運用,并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比如:網絡同居、手機電視、手機電影以及MP3鈴聲等等。
3、 市場細分
就是基于消費者的市場細分,而產生的一個新品類。這方面的例子就比較多,比如早餐奶、兒童鈣片等。
四、 替代轉換
不知道大家對邁克爾?波特的五種競爭力量模型是否還有印象?其中一個競爭力量就是來自于“替代品”。這其實是給了我們策劃人員一個很好的思路,在我們在做酒店策劃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替代”的方向來尋找好的創意。
替代轉換的方法,可以是從相似行業中尋找替代轉換,也可以是從相異行業中尋找替代轉換。比如:在相似增值服務行業中,既然IVR可以提供聊天業務,那么SMS同樣也可以提供聊天業務;在相異的行業中,既然電臺可以提供點歌服務,那么短信同樣也可以提供點歌服務。
目前這種替代轉換的創意方法比較常見,而且也確實證明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與新建品類的方法相比,是他在分流原有的市場需求,而新建品類則是構建全新的市場需求。
五、 增值挖掘
增值挖掘的方法有類似于波特的專一化戰略思想,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波特認為,在與五種競爭力量(現有行業中的競爭、供應商、買主、替代品、潛在的新進入者)的抗爭中,蘊涵著三類成功型戰略思想,這三種思路是:1、總成本領先戰略;2、差異化戰略;3、專一化戰略。
具體的做法就是,基于之前我們銷售的一個主要酒店相似或相關的需求,通過提供更多的其它酒店來提高企業對平均單個消費者的銷售額。比如之前海爾主要向消費者提供冰箱這個酒店,然后又繼續向消費者提供海爾空調等,又比如SP行業,如果用戶之前用了你的鈴聲業務,同樣你可以推薦用戶用你的彩鈴業務,針對電臺的交友留言用戶你可以推出查詢交友留言的業務。
根據筆者的經驗,增值挖掘的方法目前可以很好的運用到互聯網和SP增值服務行業中。
六、 空白需求
這是很多企業的酒店策劃人員最想采用的方法,如果說這個方法是不同于以上的五個常用方法,那么目前這個方法也是成功率最差的一個方法,鮮有成功案例。
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在于發現一個前所未有的空白需求,一般需要企業對市場以及消費者進行長期的研究,并且發現這種空白需求的企業人員還必須有特別的靈感,比如牛頓,愛迪生大概就屬于此類。
試想國內企業有幾家能做到對市場以及消費者進行長期的研究,并有愛迪生式的員工。所以建議大家還是慎用。
以上筆者對酒店策劃,常用的六個創意來源跟大家一起進行了分享,另外筆者還想提醒的是:為了提高你酒店策劃成功的概率,如果你的酒店是低價的,那么你的酒店最好還應該具有很好的普適性,否則除非你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將酒店賣給你的目標消費者。
(注明:轉載必須注明來源于人和時代機構 http://www.juzichuang.cn )